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支撑。
一、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现状
当前,数字经济正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而以软件应用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正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软件不仅赋值、赋能、赋智发展新趋势,更是推动我国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数字化技术创新策源地和单体互联网用户规模最大的国家,拥有发展国产基础软件的肥沃土壤和有利条件。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现状总体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发展态势良好,“强者恒强”马太效应凸显。改革开放后,我国软件产业在经历了萌芽与低谷、摸索与转型后,逐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从接入国际互联网开始的近30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不断加强自主创新和研发设计能力,软件业务收入稳步增长,行业收入持续上涨,企业数和从业人数不断增加,总体呈良好发展态势。
(一)国产基础软件发展情况
基础软件是国家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一般来说,基础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基础软件是连接硬件平台和应用系统的通道,任何平台软件和应用系统的运行均依赖于基础软件。此外,各行业领域系统软硬件的互联互通、性能、安全性均建立在基础软件之上。
1.国产操作系统
国内软件厂商基于开源的Linux系统和Android系统,推出了一系列面向服务器、桌面、移动和嵌入式领域的国产操作系统。在桌面操作系统方面,麒麟软件等国产Linux桌面操作系统,通过计算机预装和正版化推进等方式,在国防、教育等行业达到百万规模级应用;广东新支点、云南思普、武汉深之度等国内企业也都在Linux开源操作系统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自主研发,推出了各自的操作系统产品,并应用于政府部门和大型国企事业单位。
在传统服务器操作系统方面,麒麟软件、中科方德、凝思等国产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在国内Linux系统市场占有率超过30%,在邮政存储银行全国范围的服务器中应用率达93%,在国家电网的电力调度控制系统应用率达100%。在面向云计算应用的服务器操作系统方面,阿里、百度、华为、浪潮等在云计算操作系统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产品在互联网、电子政务及企业信息化领域得到应用。
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方面,基于开源Linux自主研发或基于Android系统深度替换和定制的国产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已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字电视/机顶盒等智能终端,阿里云、华为、百度、联想等公司研发的产品累计装机应用量超过6000万,小米科技的MIUI系统随小米手机实现8000万装机量。
在嵌入式操作系统方面,面向军工领域研发出的系列嵌入式操作系统已应用于飞机、战车、导弹、卫星等装备中;普华等企业开发了车控操作系统和基于Linux的车载操作系统,并在长安、上汽等国产汽车中得到量产应用和利时等企业开发的实时操作系统在工业控制系统实现规模应用。
2.国产数据库
以Oracle、Microsoft、SAP、IBM为代表的海外厂商,一直以来,因其产品具有更好的性能、稳定性、安全性、与海外ERP、CRM等更好地兼容性等优势,在企业核心OLTP业务场景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近些年,随着国产数据库产品功能、性能水平不断增强,其产品水平已经逐步趋近于海外厂商。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报告,在传统关系型数据库领域,Oracle、Microsoft、SAP、IBM合计份额从2019年66.8%下降至2021的48.5%,首次降至半数以下,显示出国产数据库技术正趋于成熟,在海外厂商为主导的核心OLTP应用场景中,已经逐步具备运营能力,国产化进程持续加速。
此外,我国非关系型数据库快速发展,正逐步进入世界前列。国产数据库已经从边缘系统逐步实现核心系统国产化,显示出国产数据库产品功能、性能水平不断增强。
3.国产软件中间件
基于信息安全和信息应用创新的考虑,中间件产品一直是国家主管部门扶植的重点领域。为了确保国家信息安全,政府、金融、电信等重要领域都提出需要采购国产信息技术产品的相关政策。在政府的扶持下,一些国内厂商逐渐凸显,如东方通、中创、宝兰德、金蝶天燕等在政府、金融、电信等行业有比较突出的亮点表现。
一方面,国产软件中间件厂商研发的部分产品具有了接近甚至超越IBM和Oracle相关产品的性能,如宝兰德、东方通、中创等厂商的应用服务器中间件、消息中间件等能够实现对IBM和Oracle相关产品的替换。
另一方面,国产软件中间件厂商紧跟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来优化和升级自身中间件产品,一些厂商基于已有中间件技术提出了云计算解决方案。国产软件中间件厂商和相关产品逐渐得到国际范围的认可。未来,我国中间件厂商将逐渐“走出去”,得到更大范围的认可。
(二)国产工业软件发展情况
随着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推进,工业软件的重要性也不断凸显,作为自主可控重要一环的国产工业软件也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如今,在工业自动化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工业软件逐渐成为企业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因素。
工业软件是指应用于工业领域,以提高工业企业研发、生产、管理水平和工业装备性能的应用软件,是工业制造的“大脑和神经”,其核心作用在于帮助工业企业提质增效降本,并增强企业在高端制造的竞争力。根据作用不同,工业软件可分为研发设计类、生产控制类、经营管理类、嵌入式软件(设备控制类)。
1.工业软件国产化难题
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工业属性和创新属性极高,在研发投入方面其具有“研发难、投入大、周期长"的产品特性且离不开研发设计人员的创新。
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国产厂商面临没有高端产品的尴尬窘境;当前中国工业软件领域受到的打压更多集中在研发设计类软件领域,因此国内普遍对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缺乏实现自主可控的安全意识。
经营管理类工业软件:产品侧重于一般化公司业务流程的信息化,而忽视专属于工业流程的信息化,难以迈进工业领域的高端。
中国嵌入式工业软件:虽然一部分企业已经处于国际领跑水平,但实际上都属于“T"企业,因此其产品的软件属性要远大于工业属性,难以替代工业龙头产品在工业软件领域的霸主地位。
2.工业软件行业发展前景
“政策+行业”双轮驱动,推动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不断提升。近年来,国家层面对工业软件给予了更高的重视和更多的政策扶持。2020年,工信部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将工业基础软件与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并列成为“五基”;2022年,工信部发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了工业软件对于智能制造的核心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软件已成为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关键,工业软件作为工业技术和知识程序化的封装产品,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灵魂。
行业下游覆盖领域广阔,市场前景可期。工业软件下游所覆盖的工业领域十分广泛,包括电力能源、钢铁石化、医疗电子、汽车制造、航天航空、轨道交通、工业通信、机械设备、烟草等众多行业。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受制于工业基础薄弱,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水平整体不高,每一个细分行业对于工业软件都有着较大的需求。伴随着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大力推进和广泛普及,国内的工业软件企业既可以深耕不同的细分领域,也可以面向不同规模体量的客户;既可以采用不同的部署方式或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也可以聚焦不同的垂直行业应用场景探索新兴模式,只要对细分市场有准确的认识和判断,具备过硬的技术和经营能力,就有可能成为具备独特竞争力的隐形冠军。国内工业软件市场的增量空间将被打开,行业前景可期。
二、中国软件产业发展趋势
软件产业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但整体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外部环境看,当前,产业变革与大国博弈深度交织,世界主要国家都将发展软件产业作为构筑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支点,抢抓发展主导权。从内部试形势看,经济增速趋缓与竞争加剧叠加共振,软件产业已逐步成为孕育新动能的重要创新引擎。
软件产业承担数字经济发展新使命,产业发展将进入融合创新、快速迭代的变革关键期。伴随着软件技术加速向云化、平台化、服务化方向演进,我国软件产业技术创新日益活跃,正加快培育形成开放创新生态。
2014年至2020年,我国软件著作权登记数从21.9万件增长至172.3万件,通信领域软件企业国际专利申请量已居全球前列。同时,我国也是国际开源生态的重要贡献者,特别在当前国内外开源环境持续优化的背景下,我国由软件研制方、用户、集成商等多方组成的开放式软件发展模式在产业发展中优势明显,将催生产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
一审:陈红燕
二审:王帆
三审:李文龙